高校后勤社会化服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成都大学后勤服务公司 伍玫
摘 要:近年高校后勤体制改革对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减轻高校办学的成本以及大学生经济负担具有极为积极的作用。但是也暴露不少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工作自身以及社会化改革后出现的新问题,对这些问题需要在高校育人理念和后勤服务宗旨上进行深入的反思。
关键词:高校后勤;社会化服务;后勤体制改革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服务管理工作的改革
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 打破了高校改革前校园后勤服务生产和管理的封闭模式, 管理效率的提高,服务质量的到位,为高校在扩建扩招满足社会化需求方面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这些成绩的取得,首先源于高校后勤管理观念的转变。这就是以市场经济发展的思路,在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数字核算的绩效管理。即将高校后勤服务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由政府主管引导、学校法人负责、社会服务行业承担的高校后勤服务体系。
上世纪末叶,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破冰,是我国高教事业迅速发展的客观要求。在高校办学产业化的呼声下,高校扩大招生,二级学院丛生,在校学生人数急剧增加,使得本就已十分匮乏的高校后勤资源更加短缺。试想,如果仅依靠原先国家单一投资的模式来解决高校后勤的矛盾,一方面难在短期内见成效,另一方面也根本满足不了社会生源的需要。可以说,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 是形势所迫,是在没有充分酝酿准备的条件下仓促上马的。但是,随着社会化市场经济改革的推进,高校必须尽快培养大量的合格人才,走市场化、产业化发展之路,才能走出高等教育滞后的低谷。因此,只有走社会化的道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高等教育服务,才能更好、更快地为社会培养急需的人才。
在这种急迫的形势和急需的社会渴求之下,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才达成了共识: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是要通过改革转变观念,转换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以相对低廉的成本获取更加优质的后勤服务,建立起符合国情校情、适应高等教育特点与发展需要、富有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化的新型后勤服务体系,从而有利于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发展后勤产业,减轻学校负担,提高办学效益,保证学校的发展和稳定。然而,这种改革势头在经过了一二十年实践后,却没有了如前的热度, 许多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在取得一系列的短期效益后,未能继续深化改革,许多改革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似乎只有回到原有的模式,才能稍有缓解。今天,就连一些当初矢志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坚定人士,也都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当中。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在思想认识上进行认真的研讨和反思,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向前推进的改革大潮中,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路径怎样走,怎样才能真正引入市场化的竞争机制,又能确保或者满足高校自主发展的需要?
二、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社会化改革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当前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比较多,总的来讲,大多不是过去的效率低下,服务不到位,而是短期行为突出、重复投入加大、师生意见长期难以解决等现象。面对这些问题,有必要从管理者的认知上梳理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社会化改革进程中的主要问题,通过反思,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地寻求深化改革的答案。从认知来看,主要的问题有:
(一)引入了市场化竞争机制的一般形式, 缺乏在体制内涵和育人功能上下功夫。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社会化改革的起步,就是在高校自身范围内,实行分级负责、包干经营、独立核算制,这对高校后勤内部的机构职能、服务意识等虽说不断更新,但在体制的内容方面没有实质性地改变。 在后勤管理改革服务育人与效益核算的双向选择中,一些管理人员不可避免地倾向与后者,造成了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失衡, 一些后勤部门经营机制不清晰, 商业化气息浓厚,脱离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原则,极大地淡化了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的作为高校自身的主体功能。事实上,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以后,后勤实体往往过于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其服务育人的宗旨,将有偿服务贯穿到后勤实体的管理理念,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有的高校,在这场后勤管理改革服务的探索中还导致了很多不良的影响和后果。
(二)后勤服务部门的管理改革与学校其他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工作链接。同社会化的改革必须经济政治相互协调一样,高校的后勤管理改革也需要一线核算经营部门与二三线辅助部门的密切配合。但是,在片面引入市场化竞争机制的作用下,一些高校后勤服务部门或者社会承包企业,在独立核算、自主经营的思想指导下,脱离学校监督,不顾其他部门的制约权限,追求短期的效益,淡化长期的风险,这在一些BOT形式的学生公寓及高校学生食堂中表现得最为突出,而且,类似的矛盾往往是积怨日久,问题丛生,协调难,解决问题难。
(三)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严重缺乏。后勤服务部门的管理改革中暴露出两大问题,一是过分依赖社会化服务的效能,使社会化服务与高校自身发展相脱节;二是高校自身培养的优秀管理人才留不住,高校后勤管理队伍优秀人才后继乏人。原先以为只要高校引进了社会化服务实体,只要服务满意就可以长期续签合同,实行长期的战略合作。但是,许多高校发现,能够长期与高校后勤合作服务的社会企业并不多。许多招标的社企都是希望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在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 要引进入才、留住人才,必须提供相当的待遇和福利,和一个有利于其发挥成长的环境。然而,由于人事配套政策及某些客观方面的原因,后勤实体急需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的人才进不来、留不住,想淘汰的人出不去,造成后勤队伍素质偏低,结构不合理。加之后勤管理战线拉得较长,管理人员最分散,最需要统筹指挥,而最突出的问题恰恰反映在师生饮食、水电供应、校园绿化,行政保洁、交通护卫等方面。许多院校的后勤管理服务人员连同招聘的临时工等就有数百余人,这样一个庞大的管理服务队伍,如果没有一个连续性的队伍规划和建设,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和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是不可想象的。
(四)高校后勤社会化造成校园文化建设的负效应。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推进,也是一种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互动。这一互动的影响是双向的,但作为以育人为宗旨的高校来讲,社会的影响作为负效应的因素更大。在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影响下,原来单一相对封闭的校园文化将转变为全方位、多功能、开放型的“小社会”。许多社会服务机构进驻学校,校园内商业服务性网点增多,经济活动量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正常的教学工作秩序。最近网络上吵得沸沸扬扬的武大樱花纷扰一事,就是一个校园景观文化与社会文化互动的比较典型的例子。这还算是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而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比较极端的例子则是近年发生在高校的交通肇事案例。更大量的是社会商业承包经营者利益至上,只求生意兴隆,赚钱心切,无视学校治安管理规定和各项制度,有时给学校造成校园管理的困难,甚至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如何追求相对纯净校园学习风气,树立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进而抵御市场经济中负面因素对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对高校管理工作者来讲还是一种考验。
三、造成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偏差的原因
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偏差的原因,主要是在观念认知上,还没有树立健全的后勤工作为大学教育“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服务的校园文化理念,以人为本的育人思想还比较弱,还是把成本管理、效益经营的竞争看得过重有关。
(一)高校扩招扩建的社会性需求强化了后勤行政管理体制的作用。
在高校扩招扩建的社会需求下,高校本来没有相应的硬件设施来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但在上级的主观指令下,高校急于招标吸引社会资源,以在特定的时限完成行政的指令性任务,于是一些资质不达标、管理缺乏经验的社会企业进入高校,最终造成社会企业的损失和学校管理工作的滞后。改革仍然需要投入,政策必须要落实,才能真正推动高校后勤社会化进程。本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初衷是加大社会市场经济的竞争优势,弱化高校后勤行政管理体制的作用,但改革的结果,却是后勤行政管理体制的强化。
(二)市场化服务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与高校育人理念的道德差异。
市场化必然是以利益为首要目的,追求经济效益是市场化手段的本质特征。高校后勤工作的本质是服务于学校的育人宗旨,它历来是中国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服务的职能是不应该有变异的。长期以来,高校后勤工作是高等学校教育、科研和师生生活的保障,它的“三服务、两育人”始终是高校后勤工作的宗旨。我们实施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方向是明确的,那就是要在管理方法和实施手段上引进市场化管理模式,而不是通过服务去赢取经济效益。
(三)社会化、市场化的目标服务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公益性目标付出不同。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根本任务是为广大师生服务,确保高校的稳定和发展。然而,随着一些高校后勤实行社会化管理后,与学校由行政隶属关系转为变相的经济合同关系,后勤服务也逐渐由无偿转变为有偿,无条件变为有条件。从市场特性来看,高校后勤实行社会化改革后,后勤成为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追求一定的经济效益,是有利于高校后勤管理的,但一旦越过服务师生服务教学的底线,通过“有偿服务”来追求利润最大化,就必然产生难以预料的后果。因为,后勤部门在追逐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可能会最大限度地降低服务成本,千方百计地增加盈利要素,势必导致师生与后勤、后勤与学校、学校与社会的利益冲突。
四、关于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社会化是高校后勤改革的必由之路。尽管上述种种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在改革探索中式在所难免的。早在1985年高校发展启动时《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提出了高校后勤改革的方向是——社会化,经过社会化的市场经济改革发展,后来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要“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是建立起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其基本框架是:“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职能部门监管”。因为建立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还有较长的路要走,所以,我国高校无一例外,都还需要有一个探索、反思、创新、发展的过程,任重而道远,高校后勤改革的必由之路不应轻易否定。
(二)实现后勤改革的社会化,成熟的市场主体是关键。要做到“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前提是要有合格的市场主体,否则学校就无从自主选择。校园市场与社会市场不同,虽然也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但更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体现高校教育的公益性,并要承担维护学校安全稳定的特殊的政治责任。我们知道,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要真正取得成效,需要社会自身的市场经济发展有一个成熟的合格的市场主体。从全国高校后勤改革的情况来看,多数高校都采用过甲乙方协议的管理模式。比如,有高校的绿化保洁项目以绿化保洁包干经费承包给社会相关专业性经营物业,该企业以物业项目招标最低价中标,实际运行一年多。首先,高校物业服务费用标准具有不确定性。各个地区,各个学校因各自不同的情况,标准很难一致,故大多采用“成本倒推法”,而不是“市场计费标准”。由于物业中标费用偏低,该企业很难贯彻落实《劳动法》的相关条例,用工的负担和风险日益突出。致使对绿化日常养护投入的人力、物力不足。造成其隐性的园林损失。再次,其承包时间的短期性不会因客观环境的变化对学校绿化项目进行整体规划和局部改造。吸引优质的社会力量参与学校后勤服务,并以市场竞争机制来保证服务质量,促进学校后勤服务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这种改革模式,要求学校与社会方之间紧密配合,互惠互利,形成共赢的局面,才能把改革继续推进。而社会企业的短线经营策略使为数不少的高校步履维艰,极不利于高校后勤的可持续发展。
(三)后勤社会化的改革模式必须坚持服务育人的宗旨。我国高校后勤长期坚持的“三服务、两育人”宗旨,即必须坚持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服务,坚持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这是由高校后勤“经济属性、教育属性”的双重性所决定的。这个宗旨是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灵魂,必须坚持,不应动摇。学生公寓管理、学生食堂服务、校园环境管理等是后勤管理的重点、热点问题,也是高校管理的敏感问题,涉及到高校的和谐、稳定和正常的教学工作秩序,切不可简单化地实行承包经营。高等学校是一块特殊的阵地,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地方。不能只强调经营及经济效益,而忽略或弱化作为高校后勤的本质属性:服务性功能。不能只注重改革的短期性、表面性,而忽略其长期性和深入性。因此,在其后勤社会化的服务中,除了强化市场和服务以外,还要增强政治、思想的教育和管理,这是由高等学校的性质和现实决定的。
(四)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稳定最主要的是人的稳定,尤其是人心的稳定。后勤社会化改革,不可避免地会触动部分人的既得利益,打破原有的人事和利益分配格局。因此,要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必须通过一定的政策手段,保证大多数人的既得利益不受伤害,有了相对安定的环境才能谈到改革和发展。后勤职工虽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文化层次相对较低,年龄结构相对偏老,但他们在高校核心保障如学生食堂、学生宿舍、师生运输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他们对构建安全稳定和谐的高校环境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各个学校的改革基础不同,改革的力度与措施也存在较大差异,在改革过程中应当充分信任、积极依靠后勤职工。既要考虑"老人"的利益,又要妥善解决好 "老人"的问题。要综合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寻求最佳结合点。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建立并完善了后勤服务保障的监控体系。在借鉴社会市场经济的效益理念,严格核算管理的同时,强化核算管理,健全监督机制,在现有后勤资源的基础上,要根据学校的决策做好规划,建立和健全人力资源管理、资产投资管理、质量监督管理、市场开发管理等方面的宏观管理机制和微观运行机制,制定各项服务标准并合理配置校内外资源,着眼于校内服务市场的构建。从理论上、实践上不断总结管理中的经验和教训。
总之,在坚持社会化这个大方向的前提下,要实事求是,要因地、因校制宜,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本学校实际情况的机制与模式。要知,后勤采取何种组织模式只是后勤管理改革的形式和手段,是外在表现不是内涵的本质,后勤工作的本质必须以学校为主体,服从服务学校发展大局,建立和完善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优质高效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并不断提升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才能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可能性“误区”以及发展前瞻——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再探 三江学院 王 勇
从实践到理论的飞跃——读唐华山《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与发展趋势研究》的一点感悟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
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模式研究及其管理创新思考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郭林松
积极稳妥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探索建立新型服务保障体 哈尔滨工业大学后勤集团 陈守权 邢大伟 朱丹阳